党建工作

园林与林学院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

    2021-11-28 19:16:24 作者:王子骏、冯菁孺 来源:园林与林学院          浏览数:0

  5月11日,园林与林学院于教学区召开了主题为“‘美丽中国’背景下的专业主干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的研讨会。学院院长刘庆华、副院长周春玲、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以及各学科骨干教师共27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始,工程教研室的梁红老师以‘“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同参会的老师分享了在《园林设计艺术原理》课程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环节的经验。林学教研室的李士美老师结合中国现阶段林业的现状,全面展示了在《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经验及感悟;工程教研室的萨娜老师则以《园林工程》课程为基础,探讨了在生态景观技术与艺术探索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主题。设计教研室的孙迎坤老师根据所授《设计初步》课程,从课程教学的设计要求、设计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讲解,做了题为《园林要素表示方法》的思政案例展示。美术教研室的李爱峰老师则以学生课堂画图作业为线索,阐述了自己关于如何将思政课程融于教学的一些想法。之后,教学院长周春玲老师对发言的五位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作为园林树木教研室的代表,周春玲以本学期教授的《中国园林史》为例,向到会老师总结了课程思政的三方面内涵:家国情怀、个人品格以及科学观,并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途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她提到,思政教育的融入不易生硬、突然,要自然、生动,做到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注重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更能让学生切身体会思政教育的内涵,潜移默化的吸收;并且,思政内容的融入要以“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荣”主旨,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

  

  

  会议最后,刘庆华院长对以上老师所做的分享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刘院长表示,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各教研室应当将集体备课常态化,逐一剖析各章节思政融入点、融入形式及预期价值引领效果,形成各章节的思政教学方案,以“情境-体验-内化-认同”四阶段为实现路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为支撑,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园林与林学院接下来教学中思政课程内容的融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为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奠定了基础。

Baidu
sogou